为何古时的绍兴盛产师爷
任何事情的形成与发展壮大,都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这三大因素,这是我们伟大的先贤孟子老人家在两千多年前就帮我们论证过的道理。纵观“绍兴师爷”的出现、壮大到兴盛的整个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是全程满足“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
绍兴师爷,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的幕僚。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户部十三司胥算皆绍兴人”。而明代最负盛名的幕僚应当是嘉靖年间被誉为“明代第一才人”的徐渭。
“徐渭,字文长,山阴人。为诸生,有盛名。总督胡宗宪招致幕府”,“渭知兵,好奇计,宗宪擒徐海、诱王直,皆预其谋。”——《明史》
一、天时
再循着“绍兴师爷”在历史舞台上出现的轨迹,我们看到,“绍兴师爷”出现的高峰期在清朝雍正、乾隆时期。
结合这个时期的大背景,我们不难看出:满清在多尔衮入关,再经过顺治、康熙两朝稳固,此时已经进入一个相对比较繁荣的安定发展阶段。而这样的繁荣发展必然离不开大量的能人志士。
同时这个时期的满清统治者也早已意识到,国家统治,稳固,完全离不开汉族文人士大夫。所以科举考试进一步兴盛,大量汉族文人参与到国家治理事务中来。
清朝统治者观念的转变,这给“绍兴师爷”的兴起提供了先决条件,确保了政策上的可能。
但是从可能到兴盛依然需要另外一个因素的催化,那就是清朝统治者对民众思想或者是文化方面的“变态统治”——举世罕见、旷古未有的“文字狱”!
这个怎么讲呢?
虽然清朝科考制度也发展到了封建时代的高峰,但统治者们依然顾虑人们思想意识方面的“”,这个是由传统的汉族正统观念导致的,满清统治者内心依然有“夷族”的自卑。
于是他们大兴文字狱以确保人们在思想观念上的绝对服从。像清朝初期臭名昭著“明史案”“吕留良案”都是这方面的代表。这和绍兴师爷有关系吗?有!
正是这近乎残酷的思想统治,加上刻板僵化的“八股文”科举,造就了大量“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子。在这种情况下,科举优胜者虽被委以重任,但不善处理各种政事,只能依靠那些没有死读书、了解社情多、处事能力强的幕僚。
满清统治者政策上的需要,加上整个社会文人思想保守,共同为绍兴师爷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只需要一片肥沃的土壤,种子便可以迅速萌发、破土而出了!
二、地利
毫无疑问,绍兴,就是那块得天独厚的沃土!
清代的绍兴府包括山阴、会稽、萧山、诸暨、余姚、上虞、嵊县、新昌八个县,位于杭州湾南岸。全地区以会稽山为中心,两翼为浦阳江和曹娥江,山水秀丽,乃古越国腹心之地。自东晋开始,这里即成为全国著名的文化中心之一。
大书法家王羲之在千古行书第一名作《兰亭序》的开篇就写道: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字里行间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当时文人名士相会的盛况,文化自古兴盛可见一斑。
绍兴历史上堪称“鱼米之乡”,但由于“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期间中原汉民的三次大南迁,人口不断增加,人地矛盾不断加剧。
水岸田畔,凡可资耕种者,几无一隙之存。——《乾隆郢县志》
在这样人口拥挤的情况下,生存竞争变得激烈,科考也变得像我们今天万人过独木桥的高考一样。
穷则思变,亘古不变。人们便开始寻求更多的生活门路,手工业、商业开始发达起来。
生在文化之邦,人们普遍受教育程度高;长在经济发达地区,人们头脑灵活见多识广。造就绍兴人处世精明,治事审慎,工于心计,善于言辞,具备了作为智囊的多方面能力,自然更容易出经世致用的实战型人才!
所以,能考上的孩子就认真读书出去当官,考不上的孩子就玲珑八面帮官府做事。师爷这个行当,就这样在绍兴成了金字招牌一块。
“吾乡之业斯者,不啻万家。”——绍兴人龚未斋《雪鸿轩尺牍》
三、人和
绍兴师爷这块金字招牌上,清朝有两个最耀眼的:沈文奎和邬思道。
绍兴人沈文奎生活在崇祯年间,由于屡试不第,23岁时只身北上游学,结果被八旗士兵抓获。沈文奎被带到盛京(今辽宁沈阳),皇太极见他才思敏捷,便将他留在文馆,作为自己的幕僚,发挥“智囊”的作用。沈文奎不负厚望,为皇太极出了不少主意,官至兵部尚书。他应该是清代职位最高的绍兴师爷。
雍正时期,另一位绍兴师爷名满天下,他就是田文镜幕府中的邬思道。邬思道文笔极好,据说他帮河南巡抚田文镜写的奏折总能符合雍正皇帝的想法,雍正一高兴经常忍不住在批复语中问候邬思道近况。
在这些优秀代表们的身体力行之下,绍兴师爷身价百倍,为各地督抚所瞩目。但仅仅只是一两个人优秀,并不能长久。绍兴师爷能够经久不衰,离不开一个重要因素——人和。
亲缘认同,形成“声气”。绍兴人特别讲求包括乡缘、血缘、师缘在内的亲缘关系,它们大量地被记录在师爷们的书牍当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著名师爷许葭村的229篇《秋水轩尺牍》与龚萼的186篇《雪鸿轩尺牍》。
乡缘除了老乡之间的互相提携推荐之外,很重要的,是还有遍布各地的绍兴会馆。这些会馆不少具有“准师爷之乡”的性质,有的还举办专门培养师爷的幕学训练班。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儿女联姻等血缘关系,自然是师爷群体中最重要、最亲密、最有用的一种亲缘关系了。
这种“彼此各通声气,招呼便利”的亲缘关系,是绍兴师爷群体形成、兴起、发展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绍兴师爷的出现、发展和兴盛,是“天时、地利、人和”一起作用的结果。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这看似一个偶然形象,其实也是一个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 。
参考资料:
《清史稿》
许葭村《秋水轩尺牍》
龚萼《雪鸿轩尺牍》
《乾隆郢县志》
张廷玉《明史》
古代大侠们如何解决养家糊口的问题
举例,宋朝,把这些大街上游荡的大侠都编入,按时领工资
“北乔峰,南慕容”,慕容复武功那么差,为
慕容复武功不差,但是对手都太强了。
小说里讲到慕容复十岁的时候就以大金刚掌一类的功夫打伤一个名满江湖的老和尚。不论是天赋还是家传都已经很了。
慕容复给我们感觉差的主要原因是金庸小说里,只有慕容复的对手全部都是开挂的。
首先是乔峰,乔峰打架没有输的,即便可能会输,最终也会赢,这是小说的设定。
然后是段誉:其实天龙八部的主人公就是段誉,而且段誉的武功非常简单,无限miss 远程输出 吸取别人内力。属于小说中的一个bug存在。
虚竹:其实虚竹完全可以不出场,也没人说主人公一定得写到一大半的时候冒出来一个主角。很大程度上虚竹是段誉的投影。也就是段誉一路吸人内力,如果要是再吸无崖子80年内功的话,很可能扫地僧出来都被段誉一招六脉神剑削了。所以虚竹的出现只是平衡游戏版本bug。当然不行。
所以对慕容复其实是一个蛮悲催的形象,在不开挂的人里慕容复的武功非常不错,类似陈近南吧
桃园三结义的主旨是什么
【桃园三结义】最初是小说《三国演义》里记载的故事,述说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在18岁时都在做些什么
霍去病是山西临汾人。霍去病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母亲卫少儿,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姐姐。
由于有皇族关系,霍去病在十几岁时就很得皇帝宠信,入宫做了侍中。
霍去病从小就学习骑马射箭等各种武艺。他18岁时就成为一个性格坚强、武艺高超的青年,同年就带兵随舅舅卫青参加了抗击匈奴的一次大规模战争。
北击匈奴时,他率领800精锐骑兵离开大部队几百里去追击匈奴,最后歼敌甚多,其中匈奴的相国,以及单于的祖父,活捉单于叔叔,战后封为冠军侯。
那么,霍去病在18岁的时候,到底做了些什么?才有如此显赫一时的军功呢!
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大将军,也是最年轻的将领,最受汉武帝的赏识。
因为他具有军事天才,声名远播,最为汉武帝赏识与器重,后来霍去病因感染瘟疫而去世,天才将星陨落,年仅24岁,令世人惋惜。
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非常悲伤,将霍去病安葬在自己茂陵的东面,将他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战胜匈奴的历史奇功。
18岁的霍去病是一个青春、阳刚、勇敢又有些特立独行,充满个性和勇武精神的铁血男儿形象。
他的生命很短暂,只活了24岁,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他把其人生应当经历的苦难都经历了,该创造的辉煌也都创造了,该得到的功勋荣誉也都得到了。
霍去病和舅舅卫青有着相同的尴尬身份:私生子。
这个身份使卫青的性格谦虚谨慎,一生都有自卑倾向,即使做到了大将军,也不敢有丝毫张扬。
事实上,这个身份让霍去病性格非常孤傲,对其母亲卫少儿很是冷漠,对女人也很是无情,到死也没有和哪个女人正式结婚。
汉朝虽然对私生子很宽容,但是私生子毕竟不同于正常孩子。
因为同病相怜,所以卫青不嫌弃私生子外孙。他说姓霍的不要这个孩子,咱们自己养着,他舅舅卫青就是孩子的榜样,现在给平阳公主做小跟班儿,不是也挺好吗?
卫家人担负起养育霍去病的义务,他们给孩子设定的最高理想,就是长大后像他的舅舅那样,继续做平阳公主家的骑奴。
似乎好运的降临就是瞬间的事儿,那一天汉武帝突然就看上霍去病的三姨卫子夫了,舅舅跟着一起进了京,霍去病不过是个牙牙学语的小孩,如果他稍大一些,说不定也跟着一起去了。
卫青在京城发展得很不错,虽然有几次差点被宫廷的斗争卷进去了。
此后,因为卫子夫的关系,卫家人也是水涨船高,卫青也去当了汉朝的大将军,成了朝廷中最得势的大臣,连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都爱上了他,便托人说亲,嫁给卫青,卫青一下子又成了汉武帝的姐夫,朝廷上下,人人对他尊敬三分。
后来,匈奴再次大举进攻,汉武帝派卫青领兵前去抵抗。
这次出兵,卫青将自己的外甥霍去病带着一道出征,霍去病当时才18岁。
但是,他武艺强、胆量大,在卫青手下当了个嫖姚校尉,后人又称霍去病为霍嫖姚,他独自带领800多个精壮的士兵。当卫青主力军在和匈奴先头部队交战的时候,他偷袭了匈奴的大后方基地。
霍去病成为最年轻的大司马,这个年轻人还不会当官,不会享受荣华富贵。
汉武帝奖励给他一套高级别墅,这座豪宅坐落在京城最繁华地带,庆功会上就把房钥匙交给了他,让他去看看还有没有不满意的地方,霍去病居然一口回绝了,他的一句铿锵有力的豪言壮语响彻古今: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这个想法,让他成了汉朝最为杰出的有为青年,他也被汉武帝列为典型人物,并号召全军上下向霍去病学习,学习他舍小家顾大家的爱国精神。
18岁的霍去病,不屑于像其他的王孙公子那样放纵声色,汉武帝为了慰劳他,要为他盖一栋大房子,可是他却推托说,匈奴还没有消灭掉,我怎能贪图享受呢!
霍去病的父亲是平阳县的一个衙役,曾经被派在平阳公主府里当差。
是平阳公主的一个使唤丫头。他的舅父就是大名鼎鼎的将军卫青。
可是,霍去病出生在平阳公主府里,从小生活在奴婢群中,生活很苦。父母经常教育他,要想有出息,只有参军建立战功,才能达到目的。
霍去病果然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志向远大,从很小的时候起,就练习骑马射箭,学习各种武艺,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到战场上去杀敌立功。
霍去病16岁的时候,武艺已经十分出众,而且善于骑射,勇敢顽强。因此才被汉武帝看中,于是派他做了随从武官。
其实,霍去病自幼与舅舅卫青感情极好,对于这个了不起的将军舅舅,自然非常崇拜。
于是,在卫青的耳濡目染下,霍去病很小就精于骑射。虽然年少,却不屑于像其他的王孙公子哥那样放纵声色。
西汉初年,匈奴经常出动骑兵侵犯汉朝北方边境,到处烧杀抢劫,北方的老百姓生活在之中。
为了北方的安宁,朝廷派了许多将领去抗击匈奴,霍去病就已经参与其中,成为一位著名的青年将领。
- 霍去病独创了“长途奔袭”的战法
他们悄悄的取道抄过去,瞅准时机一个最大的帐篷,猛然冲了在里面。霍去病眼明手快,一刀杀了一个匈奴贵族。
他手下的壮士又活擒了几个。匈奴兵就没了头儿,恐慌骇异,四处窜逃,800个壮士追过来又杀了2000多匈奴兵,才赶回大营。
卫青在大营正等得急的,果见霍去病提了一个人头过来,后面的兵士还押了两个俘虏。
在审问,才明白了这两个俘虏,一个是匈奴王的叔叔,一个是大单于的相国,那个被霍去病杀了的我还是匈奴王的爷爷,而霍去病却能够讨到便宜。
这回战役,汉朝竟然会培养训练出一位少年英雄,即年仅18岁的霍去病。
汉武帝立马将他封为“冠军侯”,以忍不住赞叹他勇冠三军。霍去病四次能参加河西大战,率军长途奔袭,一路势不可挡,杀敌无数。
经此一役,汉王朝收复了失地了河西平原。曾经在汉王朝头上无所顾忌,使无数汉人家毁人亡的匈奴,再一次也唱出了哀歌:
我没了了我的祁连山,我死去了我的焉支山!
我的马、我的牛、我的羊、我的猪、我的狗、我的鸡都没法再繁衍子孙呀!
我失去了了我的天空碧海,我死去了我的胭脂云彩,咱那要嫁给别人的新妇,都没法再略施粉黛,漂漂亮亮去嫁了人。
从此,汉军军威大振,而18岁的霍去病更成了令匈奴人闻风色变的汉军战神。
霍去病一连收复失地了很多失地。汉武帝目的是一顿丰盛的晚餐霍去病,要为他盖一栋住宅,可惜他逊谢说,匈奴还还没有干掉掉,我岂能安于享乐呢,他严正应承了。
他的人品更得汉武帝的赏识了。这一年夏天,目的是再次根治匈奴侵犯的祸患,汉武帝又令霍去病的部队,与公孙敖指挥的部队依靠防御作战。
此时的霍去病,正是无穷风光的时候,汉武帝刘彻看上去像当年就是喜欢卫青一样,尤其信重于这样的年轻的小将,而卫青则老矣。
卫青时代的结束,终于到来了年轻、勇武、善战的霍去病时代了。
霍去病一次出陇西击匈奴,从而控制河西地区,为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的建立凭空创造了条件,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听说后来,青年霍去病率军千里奔袭两千多里,以15000人的损失数量,全歼敌军7万多人。
霍去病一路截杀,赶到今蒙古狼居胥山一带。就在这里,霍去病暂作停顿下来,率大军举行庆典了祭天地的典礼。
这是一个仪式,又是一种决心。封狼居胥之前,霍去病再继续率军进入到追击匈奴,一直打到贝加尔湖这才回兵。
经此一役,匈奴遁去,漠南无王庭,霍去病和他的“封狼居胥”,虽说很愿意后人研究。
可是,18岁的霍去病不畏惧独当一面,他在18岁做下的事情,事实上那是他听说后来“封狼居胥”的一个序幕只不过。
从此之后,霍去病曾经的历代兵家的很重视的作战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