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汉为何会出现各方势力乱斗的政治生态
-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出的人才那么多,往后朝
- 平水韵中,为什么“艰”与边,颠,年,天,
- 如果你可以给四大名著重新起名,你会怎么起
- 为什么司马懿的晋朝没能像刘邦大汉一样繁荣
- 隋文帝杨坚,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一个存
- 现在学校跳广场舞代体操
- 为什么说五胡乱华这一场悲剧,罪魁祸首就是
- 朱元璋的能力被高估了吗
- 慕容博、慕容复一心想兴复燕国,为什么不招
东汉为何会出现各方势力乱斗的政治生态
不稳就必然导致上层势力大乱斗,黄巾起义的爆发与上层势力斗争关系不大,主要是因为天下大旱再加上土地兼并严重,造成老百姓了。
看下东汉末年这些皇帝的年龄,那个顶个的小。皇帝岁数小,那朝政必然需要太后把持,而太后一般就相信自己娘家人,于是就造成外戚干政。而随着小皇帝长大,那必然要夺回权利,但这些小皇帝们能依靠的人不多,所以只能靠身边的官宦,于是这又造成了官宦干政。
更关键的是这小皇帝是一个挨着一个,这就又造成了外戚和官宦轮流干政,这种情况下能平稳才怪呢。比如《三国演义》里的何进就是外戚干政的代表。
而到了东汉末年,天下土地兼并严重,又碰上连年大旱,再加上朝政混乱造成赈灾不力。那在灾民们,自然就要铤而走险了啊。再加上张角以宗教思想宣传“青天已死,黄天当立”,那灾民们自然连的心理负担也没了,那自然就是一呼百应了啊。
东汉末年的政治生态混乱主要是在上层,各地官府还是听朝廷的话,但是黄巾起义直接摧毁了朝廷的权威,各地郡县都开始了招兵买马,直接造成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出的人才那么多,往后朝
那个时代涌现出诸子百家齐争鸣的景象,相对宽松的环境是人才辈出的好时光。
平水韵中,为什么“艰”与边,颠,年,天,
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关乎你我他,值得一说。
2019年11月1日,教育部颁布了《中华通韵》,面对大中小学校师生和社会广大诗词爱好者试行。该规范倡导“知古通今,双轨并行″,既传承了古文化,又演进统一了中华诗词的音韵。这使得当今诗词爱好者在创作过程中有了依据。这依据是,做为当代人,无论你创作的是格律诗还是自由诗,你都得按照普通话的音韵去押韵。
最明显的古诗词音韵古今读法如:“远上寒上石尽斜″一句中的“斜″字,古韵读xia,《中华通韵》则统一读为xie。这样就少了争议,创作时也就得心应手并有依据可循。
据上,平水韵作为宋代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其语言是以山西平水地区的方言为基础而被流传的。此后虽被规范为106韵,因其过于繁琐,不便大多数诗词爱好者使用,难免出现不押韵情形。朋友们可搜索抖音号:1132803902(杨丽萍)平水韵较为典型。大多数人都是看的美景美人及诗词词语之美,很少有人看明白词中的韵角,有些不押韵,便是方言所致。她的新韵就用得很符合普通话音韵。
诗词是人写出来的,而人作为社会的一员,任何行为都是得符合规范的。创作诗词是人的一种思维活动行为,祝愿朋友们遵守规则,为诗词天地增添光彩。
如果你可以给四大名著重新起名,你会怎么起
我为四大名著改下名。《水浒》改为《群英会》,水浒中一百单八将,差不多都会两下子,都有一股英雄气概,沒一个怂人。《西游记》改为《大哥带我四人上西天》,西游记中唐僧百无一用,但是大哥,其它小弟随时伏首听命,让干啥干啥,历经千难万苦,最终去西天,取了真经。《红楼梦》可改名为《混迹在美女群中的一个浪荡男人》,贾宝玉疯疯癫癫,不甚喜读书,爱与一群美女玩耍,物以少为贵,惹得美女们争风吃醋。《三国演义》可改为《三只孤狸夺天下》,三国处处是计谋,是诡诈,是套路,步步惊心,智慧较量,堪比三只弧狸的斗智斗勇。
为什么司马懿的晋朝没能像刘邦大汉一样繁荣
江山,只有靠堂堂正正真刀真枪打下来的才能坐的稳。靠阴谋篡位,即使得到了江山,就算坐得住,要么内乱不断,要么外患不断。司马家族的晋朝是篡下来的,刘氏江山是打下来的。
王莽的新朝,是篡了刘汉的。所以十几年而亡。
曹丕的魏国,是篡了人家刘协的,所以四代而亡。
司马懿的晋朝,是篡了曹芳的,所以内乱外患不断。
赵匡胤的宋朝,篡了人周柴荣的后周,所以是弱宋。
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诛暴秦,平项羽,堂堂正正打下来了江山,这才有了文景之治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唐太宗李世民虽有玄武门之变,但他还是秦王的时候,就带兵与隋朝打,这才有了贞观之治,以后面的开元盛世。
明太祖朱元璋带领红巾军打败元朝,这才有了洪武大帝,永乐大帝,弘治中兴。
清朝摄政王多尔衮自入关,从北方一直打到了南方。这才有了后面的康乾盛世。
能打下江山的人,内心都是自信的,一切阴谋诡计在他们眼中与打江山时的血雨腥风相比,都不值一提。
这就像毛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一样:不要怕打破这些瓶瓶罐罐,打破了我们再建。
这是开国领袖们的自信与胸襟。
而靠阴谋篡下江山的人,从第1代皇帝一直到他的子孙们,每天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唯恐自己的江山也被别人篡夺。
心中有鬼必将导致言行有亏,
言行有亏必将导致君臣离心,
君臣离心必将导致祸乱大起,
祸乱大气必将导致国破人亡
隋文帝杨坚,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一个存
隋文帝杨坚在历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皇帝,为何这样评价呢?原因如下:
第一,他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局面,统一全国,公元581年建立的大一统隋王朝,是历史上第二位实现全国统一的帝王。在隋文帝治下,得以安息,社会空前繁荣,成为农耕文明的辉煌时期。没有步古希腊、古罗马的后尘,隋文帝功不可没。
第二,他开创了组织严密、影响深远的三省六部制;创立科举制、《开皇律》,首次确立了封建制五刑体系(笞[chī]、杖、徒、流、死), 成为社会稳定、文明发展的重要制度,该制度一直影响后世沿用到清朝末,沿用一千三百年。
第三,北击突厥,稳定东亚局势,让中断百年的汉文化得以恢复。为隋朝发展乃至后世安稳发展奠定了牢固基础。被游牧、少数民族称为“圣人莫缘可汗”,成为天下共同的圣人可汗。这是为中华天子兼异族国君的首例。
第四,修建了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城市大兴城。其面积是汉长安城的2.4倍,是明清北京城的1.4倍,比同时期的拜占庭王国都城大7倍,较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大6.2倍。大兴城的设计和布局思想,对后世都市建设,以及日本、朝鲜的都市建设都有深刻的影响。
最后呢,总结一下,个人认为就是如果没有隋文帝的这些大伟业绩为唐朝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就不会有唐朝的辉煌!
现在学校跳广场舞代体操
广场舞与广播操属于两个不同的舞种,广场舞是流行舞,广播操属于体育舞蹈,各有千秋。如何把两个舞种结合起来,在校园里发扬光大,才是重点。
一、应积极推进流行舞进入校园。人们的观念是中老年人才适合跳广场舞,学生跳广播操才科学合理。近几年,广场舞特别是鬼步舞已悄悄进入校园,代替传统的广播操。大家都知道,山西临猗县临晋镇西关小学,校长张鹏飞亲自将课间操改成了魔性鬼步舞,火遍全球,成为世界网红,你还能说这不科学吗?他只是把流行文化带进校园而已,也恰恰反映了一个问题,我们的教育体系缺乏这种让学生课间从沉迷于手机游戏中自拔出来的活动。在这种形势下,鬼步舞出现在校园内,是教育文化发展的体现。鬼步舞动感十足,场面壮观,学生非常喜欢,既锻炼身体,又愉悦了心情,我们为什么要把流行文化拒之门外呢?
不过,这些自编自排课间操的广场舞,有些被网友称赞,有些因过于不当引起学生家长对学校的不满。现在,学校里尝试跳广场舞的几乎没有了。笔者认为,既然是学生喜爱的活动,可以变换活动去发展。比如体育课堂的前十五分钟身体各部位的活动可跳鬼步舞;以文艺节目的形式参与演出;课间操以外的自由时间学生可自发组织学跳等形式去推进流行舞。
二、真正发挥广播操的作用
广播操的出发点是强身健体,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现在学生跳广播操流于形式,除非参加比赛,学生会认真训练外,平时的课间广播操勉强出手出脚做动作,松弛懈怠,没精打采,毫无生气。与跳广播操的意义相去甚远。如何才能发挥广播操的作用呢?第一,流行舞与广播操动作相结合。不断地创编新的带有流行舞味道的广播操,学生更乐于接受,更加自觉的去学跳。动作以让学生跳完释放学生的心理潜能,减轻心理压力为目的,经常不断变化广播操的动作。第二,改变音乐。学生之所以喜欢流行舞,很大部分是因为喜欢它的音乐,我们把广播操舒缓的音乐尝试改变成具有流行元素的音乐,学生可能更喜爱。只有广播操不断地去改进,跟上学生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才能让学生、家长都满意,不能在校园里硬性取舍哪一种舞种。
为什么说五胡乱华这一场悲剧,罪魁祸首就是
没有八王之乱,就没有五胡乱华。
司马氏自己不先乱起来,如果能保持比较安定统一的政治局面,当时已经南迁进入并州境内的匈奴及西北沿边地区的羌族、氐族就会逐步在汉人的管理下,逐步进行民族融合,成为汉人。
但是司马氏自己先乱起来了。司马氏主导下的魏灭蜀是公元263年,司马氏篡魏入晋是公元265年,晋灭吴是公元280年,汉末以来将近一百年的割据和战争局面才终于结束,归于一统。
西晋又继承了曹魏时期国力上升的势头,虽然魏晋皇权发生了转移,但没有经历全国性的动荡和战争,国家的整体形势和实力并没有什么变化,仍然在稳步上升。只要司马氏政治举措得当,延续这个恢复和发展的态势,开创一个汉末以来的新高峰也是有可能的。
但就在这个时候,全国统一才十年的公元290年,西晋第一位皇帝晋武帝司马炎去世,他的白痴儿子司马衷继位,是为晋惠帝。紧接着第二年,司马衷的皇后就召宗室楚王司马玮发动,诛杀了辅政的杨皇后的父亲杨骏,八王之乱就此拉开序幕。
八王之乱是司马氏宗室相互之间的自相残杀,造成北方腹地大乱。一开始还是各地宗藩以自己封地内的资源和进行战争,当各个宗室藩王自己的兵力都已经用得差不多了的时候,才开始各自招纳内迁的胡族帮助自己进行政治斗争。
这样,最后是让本来是被引入帮忙的少数民族反而发现晋朝已经不如原来那么强大,有机可乘,才开始有了自立为王的野心。如果没有出现八王之乱,西晋始终保持着安定统一的局面,内迁的少数民族也就无机可乘了。所以,问题不是出在胡族内迁政策,而是出在司马氏自己的政策措施失当。
为什么会发生八王之乱呢?
是因为司马炎临死前,感到太子司马衷愚钝,把希望寄托在孙子司马遹身上。为了保证皇权稳定,又特意安排自己的老丈人弘农杨氏出身的杨骏辅政,外面又有宗室领兵驻守各地,觉得这样是万全之计。但结果是宗室率兵诛杀了杨骏,其他宗室再率兵以勤王为名叛乱,整个西晋就先自己乱起来了。
也就是说,八王之乱的根源就在于宗室出镇大藩,又有兵权,所以,当政治斗争激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称兵相向。而司马氏之所以出现这种让宗室在各地领兵的情况,原因就是司马氏自己很清楚,他们能够从曹氏手中篡夺皇权,是因为曹氏的宗室没有什么实力,反而是外围宗亲如曹真、曹爽父子这样血缘关系比较疏远的人来掌握大权。
从曹丕开始,一直对宗室诸王采取严密的监控政策,形同禁锢。对此,在魏明帝曹叡时期,曹植就曾多次上书表示反对,认为应该封建宗室,给予一定的权力,夹辅王室。
《三国志·曹植传》:
昔管、蔡放诛,周、召作弼;叔鱼陷刑,叔向匡国。三监之衅,臣自当之;二南之辅,求必不远。华宗贵族,籓王之中,必有应斯举者。故传曰:“无周公之亲,不得行周公之事。”唯陛下少留意焉。
近者汉氏广建籓王,丰则连城数十,约则飨食祖祭而已,未若姬周之树国,五等之品制之。若扶苏之谏始皇,淳于越之难周青臣,可谓知时变矣。夫能使天下倾耳注目者,当权者是矣,故谋能移主,威能慑下。豪右执政,不在亲戚;权之所在,虽疏必重,势之所去,虽亲必轻,盖取齐者田族,非吕宗也。分晋者赵、魏,非姬姓也。唯陛下察之。苟吉专其位,凶离其患者,异姓之臣也。欲国之安,祈家之贵,存共其荣,没同其祸者,公族之臣也。今反公族疏而异姓亲,臣窃惑焉。
总结起来,曹植的意思就是,封建宗室,夹辅王室,虽然也有风险,但皇权不会落到外姓人手里。而晋国之所以出现三家分晋的情况,就是因为晋国进行了长期的宗室之间的斗争,形成了六卿轮流辅政的局面,最终却是赵魏韩三家瓜分了晋国,晋国的宗室毫无反抗之力。
但曹植的这番议论的问题在于,他没有看清楚历史变迁的大趋势。
春秋时期,各国宗室都有世袭的爵位,是各国公侯,掌握着各国的内外权力,导致各国君主的权力都受到公族宗室的挟制,权力不够集中。在春秋到战国之交,各国都进行了变法,无论是韩国的申不害变法,魏国的李悝变法,还是秦国的商鞅变法,根本性的目标都是废除宗室的权力,加强君主集权,并逐步废除宗室的世袭领地的分封制度,建立郡县制。
也正是因为秦国在这个改革过程中最为彻底,所以秦国率先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在列国竞争之中率先崛起,最后消灭了其他各国,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秦朝。
但同样也是这个原因,秦国宗室无权,一旦皇帝去世,继位的皇帝懦弱,或者年龄太小,就会出现皇权旁落的权臣,也就是李斯和赵高的情况。最后,秦国在陈胜吴广起义的冲击之下轰然崩溃时,秦国宗室没有人进行抵抗。
汉朝建立后,总结历史经验,认为秦朝不封建诸侯是错误的,所以汉朝又开始消灭楚汉之争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异姓王,同时大量封建宗室为各地诸侯。但到了文帝和景帝时期,宗室诸侯的权力过于强大,又危及到了统一,最后出现了七国之乱。所以,到汉武帝实施推恩令,才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重新建立起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帝国。
对于皇权世袭的继承制度来说,这是一个永恒的矛盾,从战国到清朝灭亡,这个问题一直都存在。封建宗室,给予实权,容易出现宗室强藩威胁到国家统一,出现国家的危险;如果不封建宗室,或者对宗室采取比较严密的监控,由大臣掌权,就容易出现权臣,也就是像魏晋之际出现的这种皇权转移的情况。
所以,历朝历代都在统一与、皇权强与弱之间寻找平衡点。只要一边稍微失衡,就会导致这个平衡被打破,滑向另一边。曹魏采取严密控制宗室的政策,于是出现了权臣曹爽、司马懿,最终是司马氏篡权。司马氏鉴于曹魏失去皇权的教训,又大量封建宗室,本意是夹辅王室,结果是统一没多久,就陷入内乱,而西晋也在内乱中走向了灭亡。
而对宗室的重用也不是从司马炎开始的,而是从司马懿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司马懿先是一直在不断的提携自己的弟弟司马孚,后来又不断提携和培养自己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司马孚的儿子司马望过继给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为子,司马懿也一直不断提携。司马懿的几个儿子也是在司马懿还在世的时候,就开始重用,或者出守州郡,或者拥兵镇守一方。
这种情况在司马懿看来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在司马师和司马昭势力还比较强大的时候也没问题,但当司马炎去世,中央皇权出现了裂隙,就给了宗室中的野心家夺权的机会。其中,赵王司马伦就以叔祖的身份废黜了晋惠帝,自立为帝。
另一个经常被人忽略的问题是,正如电视剧《军师联盟》中所描述的一样,因为司马懿长期搞阴谋诡计,他的儿子们也就有样学样,都跟着他学会了用阴谋诡计进行政治斗争,每个人都希望像司马懿一样,把自己的政治利益最大化。只要能让自己获得更大的政治利益,不光其他人是可以牺牲的,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妻子儿女都是可以牺牲的。
为了司马家的政治利益,司马懿先和夏侯尚的女儿、夏侯玄的妹妹夏侯徽结婚,结果司马师发现夏侯徽知道了他们家在搞阴谋,就杀了夏侯徽。然后又娶司马懿曾经的同事吴质的女儿为妻,后来因为吴质政治上失势,司马师又休了吴质的女儿。后来,司马师又娶了泰山羊氏的女儿羊徽瑜。整个司马师的婚姻都是完全服从于自己的政治利益的,没有什么感情可言。
皇权争夺历来残忍,但是能做到像司马氏这样残忍无情,大肆屠戮,不忠不义,不仁不孝,君臣父子夫妻什么都不顾的,也不是特别多。西晋从篡魏入晋到八王之乱,不过二十五年。这之后,司马氏的皇帝就成了别人手中的玩物。到了东晋,皇权就更加衰落,用田余庆先生的话说,司马氏的皇权成了士族门阀政治的点缀。
朱元璋的能力被高估了吗
开创统一帝国的平民皇帝,历史上仅有两个半。
宋太祖赵匡胤,勉强算半个。
赵匡胤的高祖做过幽都县令、曾祖做过御史中丞、祖父做过州刺史,而父亲赵弘殷曾为后唐庄宗李存勖留典禁军。
所以,赵匡胤要算官家子弟。
而他开创的北宋,算一代王朝没问题,但算一代帝国就勉强了。
然后,符合这个条件的皇帝,只剩下两个。
一个是汉高祖刘邦,而另一个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开创统一帝国,到底有多难?
不用看别人,看始皇帝就行了。老嬴家“奋六世之余烈”,到秦始皇才开创了大秦帝国。也就是说,始皇帝一家六代人才干完的事情,刘邦和朱元璋只用自己这一代就干完了。
所以,这两个人都是能力爆棚的狠角色。
现在,很多人认为刘邦就是个无赖流氓,所以一脸鄙夷。这纯属穿越小说看多了,认为打天下就跟打游戏一样简单。
“伯乐识良驹,英雄惜英雄”。所以,往往只有打过天下的人,才知道其中的不容易,也才能看出谁是真英雄。
后赵皇帝石勒,如麻、狠辣非常,五胡乱华时期杀遍整个北方中原。而他对刘邦的评价竟然是: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
但凡中原有个汉高祖,石勒这种人就要伏低做小,跟韩信、彭越一起在主上面前争功效命。
刘邦够厉害,那朱元璋呢?
可以说,朱元璋的起点,以及面对的时代问题,比刘邦更低、更难。所以,朱元璋的个人能力,甚至要比刘邦更胜一筹。
刘邦一出场,就是沛丰子弟兵的领袖。
刘邦和和沛丰子弟兵,自始至终都是同进同退、共荣共辱的关系。起义之后,刘邦高歌猛进,而沛丰子弟兵也水涨船高。起义成功,刘邦当皇帝,而沛丰将领做列侯。
所以,刘邦的成功,不是他一个人的成功,而是一个集团的成功,即刘邦领导下的沛丰集团。
朱元璋出场,完全可以说开局一个碗、地盘全靠打。
明太祖的最初起点,低得只能求生存。
为了生存,他先当和尚、再去流浪,然后又当和尚,最后才被裹挟进元末农民起义。
赵匡胤有义社十兄弟、刘邦有沛丰子弟兵,而明太祖朱元璋身边有谁?
打仗亲兄弟,朱元璋却连个血亲兄弟都没有。
他父母早亡,三个哥哥和几个堂兄弟先后死去。父系一辈,只剩下侄子朱文正跟他相依为命。后来,朱文正也死了。等大明一统的时候,朱元璋除了一群儿子,就是个孤家寡人。
但,最艰难的,还不是起点低,而是时代问题更复杂、斗争态势更激烈。
你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秦末乱世,都只有一个时代问题,那就是怎么干废贵族。
只要干贵族,平民集团就能坐稳天下。西汉朝堂,从皇帝到大臣,几乎清一色的平民出身。
战国到西汉,完全可以认为是一个平民崛起而贵族没落的时代。各种机缘巧合,使得刘邦正好触摸到了这个大势,然后跟着这个大势一起走就行了。
五代乱世,问题要复杂一点儿,因为有两个:
一是沙陀人和契丹人,这掺杂了胡汉融合的问题。但是,辽太宗耶律德光之后,契丹人就算自废武功了。沙陀人,也就是沙陀军事集团,可以认为是一伙山西军阀。所以,将其归类为另外一个问题,更合适。
二是藩镇军阀割据,即怎么处理央地关系的问题。这个问题从安史之乱一直延续到五代乱世。
五代乱世,就是一直在解决央地关系这个主要矛盾:以皇帝为核心的中央朝堂,到底怎么才能干服地方节度使。
解决了这两个问题,长命的大宋王朝也就可以长保国祚。
但是,元末呢?
最大、最头疼的问题,就是蒙古人大元已经有了将近100年的国祚。朱元璋要开创统一王朝,怎么也不能忽视蒙古人。
正是因为蒙古人的统治时间太长,所以自秦汉以来的王朝正统性已经遭到了瓦解和破坏。
于是,这时候的问题是:朱元璋要打什么旗才能凝聚起最基本的政治共识?
刘邦,反秦朝、反秦法就够了。造秦朝的反,这就是政治共识。
赵匡胤不能叫,而只能叫兵变。兵变已经成为五代乱世的程序正义。“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宁有种耶”。老赵兵强马壮,老赵就是正义、老赵就当皇帝。
那朱元璋呢?
开始,只能用宗教手段凝聚政治共识,即“明王出世,普度众生”。于是,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而朱元璋也被裹挟了进来。可以说,这就是另一场黄巾起义,只不过由黄巾换成了红巾。
然后,就是起义军之间的江湖混战,宗教不管用了,那就强者定章程、“枪杆子出”。这就是另一场五代乱世,南方一众“军阀”上演了国战级别的大乱斗。然而,大元朝竟置身事外了,看着这伙人死命斗。这也算一个奇葩。
最后,才是解决蒙古人的问题,朱元璋誓师北伐。北伐大元的时候,又要打出一面新的大旗,即“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这就是另一场刘裕北伐,“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刘裕北伐功败垂成,而朱元璋北伐却成功了。
就这个过程来说,朱元璋必须完成三个认知框架的切换。第一,宗教的认知框架;第二,军阀的认知框架;第三,华夷的认知框架。
这种认知框架的切换,最能考验领袖人物的认知水准。也就是说,你只有智商够,才能在三个框架间切换自如;你只有格局够,才能在每一个框架认知中坚定执着。
陈友谅、方国珍这伙人,从宗教升级到了军阀的框架,然后也就到此为止了。而张士诚最不成器,对元朝的态度始终摇摆不定。
朱元璋则成功实现了三个认知框架的快速切换。而之后,他还规划了大明276年的历史脚本。老朱不仅能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而且还是个制度设计的高手。
朱元璋的履历,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忍辱求生,为了活着,老朱当过和尚、做过乞丐;
第二个阶段是步入正轨,朱元璋实现了士兵到将军的华丽转身;
第三个阶段是登峰造极,从一方诸侯硬是干到了九五之尊;
第四个阶段是开创历史,以一己之智规划了整个大明帝国。
第一个阶段,没啥可说的。
大元朝的制度设计要多粗糙有多粗糙,完全管不了中原这方土地。而通货紧缩导致经济危机,大元江山风雨飘摇。再加上气候异常、灾害频发,大元朝彻底回天无力。这时候,朱元璋同当时的所有人一样,全部的人生目标就是能够活下去。
第二阶段,纯粹的业务表现。
公元1352年,朱元璋加入了郭子兴的农民起义军。这时候,老朱仅仅25岁。竞争最激烈的时候,事业上升和个人成长,既不用拼爹又不用搞关系,纯靠业务表现就行了。朱元璋作战勇敢、机智灵活。在郭子兴病逝后,他已经打成了起义军事实上的主帅。
第三阶段,拼智商、拼格局。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朱元璋在军阀时期的主要算法。历史上,成为一方诸侯的,大有人在。但大多数人都败了、都死了。因为真正的王者只有一个。败在了什么地方?败在了智商、败在了格局。没有智商根本读不懂乱世格局,没有格局根本找不到竞争法门。最后,朱元璋把南方军阀吊打一遍,又举起华夷之辨的大旗,向北扫荡了不断的大元王朝,开启了大明帝国。
第四阶段,规划了整个大明的历史。
明朝的历史脚本,就是朱元璋设计的。朱元璋搞了很多不切实际的制度设计,也办了很多蠢事。比如纸币,生生被他给玩,宋元收税不够了,可以玩金融,但明朝没法玩。再比如工商税,这家伙硬是搞了一个限额制,我大明朝只能收这么多工商税,多一分都不能收。
但是,宋元以来的好制度,朱元璋继承了;宋元以来的烂问题,朱元璋解决了。宋朝虽然制度严密,却集中不够,用宽松软来形容,完全不过分。元朝更扯淡,蒙古人的确生性彪悍,但治理手段等同放牧,连意识形态工作都懒得抓。到了朱元璋时期,中央集权才升级到最为严密的阶段。清朝完全不用搞什么制度创新,直接照抄明朝就行了。而实际,照抄的就是朱元璋。
清朝各种黑明朝,却不黑朱元璋,甚至赞颂有加。
顺治皇帝评价说,“朕以为,历代贤君,莫如洪武”。在他看来,古今第一帝,已经非朱元璋莫属了。
而康熙的体悟可能最为深刻,其评价说,“明太祖天授智勇,崛起布衣,纬武,统一方夏,凡其制度,准今酌古,咸极周详,非独后代莫能越其范围,即汉唐宋诸君诚有所未及也”。
为啥评价这么高?因为大清的制度设计,就是在向朱元璋抄作业。
所以,朱元璋能力,何曾被高估过?
评价朱元璋认为,“自古能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古之君主,冲锋陷阵而刚到极限的,非李世民莫属。李世民既有统帅的智慧,又有士兵的勇猛。而接下来,就是朱元璋。这家伙是从士兵打到将军的,可以说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皇帝。
而评价最深刻、最全面的,应该是顾祖禹,其认为:
太祖起自东南,奄有西北,为古今异数。尝考其用兵之法,实一出于孙吴,攻瑕捣虚,是以所向无敌。夫有取天下之志,而无取天下之略,自开辟以来,未见有成功者也。太祖明于先后缓急之宜,分合向背之理,始则决机于两陈,继直制胜于庙廊,大略同于汉高,精密媲于光武。
为什么说这个评价最深刻、最全面?
一个是特点鲜明、高度足够。从东南往西北打,从古至今就没成功过,但朱元璋打破了这个历史定数。
一个是文治武功、皆有概括。武功堪称逆天,而“大略同于汉高,精密媲于光武”,这就是再说朱元璋的制度设计能力了。
前者,即武功,还有李世民、赵匡胤这些将军型的皇帝,可以同朱元璋不分伯仲。而后者,即文治,我们只能说历代帝王难出其右者。朱元璋这个皇帝已经把丞相李斯的事情都给干了。
慕容博、慕容复一心想兴复燕国,为什么不招
慕容博和慕容复是《天龙八部里》里的两朵奇葩,一个专坑儿子,一个专坑自己。父子二人以复兴大燕为毕生梦想,但结局令人唏嘘,慕容博为扫地僧所感化,立地成僧,慕容复在破碎的复国梦中不知所去,发疯终老。
有不少读者疑惑,为何二人宁愿在江湖中打打杀杀,也不愿屯兵买马,学习带兵打仗来兴复燕国呢,笔者观点如下,请各位不吝赐教:
大宋国不允许他招兵买马
慕容复在出场时自称:姑苏南慕容,是因为慕容世家居住在江南姑苏燕子坞参合庄, 这个地方也居住着大燕遗民,但地盘属于当时的大宋,试想,如果慕容复率领他的部下,在此处招兵买马,日日操练,叫嚣复兴燕国,这简直就是悬挂在大宋国的皇帝头顶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这的罪名一旦成立,恐怕慕容世家还未出师,就身先死了。
再说了,当时大宋国的国力强盛,生活倒也自在,在这样一个根基稳固,无计可施的社会大环境里搞起义来复兴大燕,没有群众基础和起义的噱头,根本搞不起来!
制造江湖混乱,好浑水摸鱼
兵马路线走不了,慕容复父子效仿宋太祖赵匡胤,试图借用江湖力量来颠覆庙堂的格局,来挑拨两大国的关系,好在战乱中寻找机会,趁乱复国。
三十年前,慕容博为了挑起宋辽两国的战争,间接弄死了乔峰的母亲,为了避免被追杀,他假死避祸,潜伏在少林寺偷学武功,同时变着法子在江湖中制造混乱。慕容博用自己的“斗转星移”神功,嫁祸他人,制造江湖矛盾。慕容复在浪荡江湖的时候,哪里有英雄会,他窜去哪里“表现自己”,搅的江湖人心惶惶。
二人想法很好,只是智商情商严重缺乏,本想搅动江湖风云,趁机谋划大业,却不料兜兜转转成了江湖公敌。
奇人异士的重要性
很难得,他父子二人发现了拥有奇人异士和江湖力量的重要性。
在特种兵缺少的年代,拥有奇人异士这样一只队伍可不简单。在襄阳被围困时,杨过就是派奇人异士烧了“蒙古鞑子”的粮草,扰乱了敌军军心,才替郭靖夫妇解了围。想想,在攻打城池的时候,这些奇人异士潜入城中搞,烧粮草,再与慕容复的兵马来个里应外合,大事可成!
另外,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完全可以派遣他们去宣传假消息,制造混乱扰乱敌军军心。更重要的是,江湖人士最热衷拉帮结派,三五成群。通过他们的宣传和拉拢,很容易就能聚集一大群人马。
财力薄弱,无力逐鹿中原
慕容复世家虽然强行支撑了五代没有断绝传承,但财力方面已然匮乏。姑苏燕子坞属于江南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要的经济模式,经济发展缓慢。浪荡江湖,图谋大业等繁杂的支出让他早已囊中羞涩。
所以,在西夏国招驸马时,他的第一反应是成为驸马就有足够的财力来兴复大燕,而不是儿女情长,是否合适,是否可以厮守一辈子。再到后来,他选择去抱段延庆的大腿当干儿子,也是希望得到大理段家的财政支持。
只是最后,他的计划都落空了。
自古以来,不少君主的发迹都在底层,首先聚拢一群悍将人才,然后招兵买马。慕容复他们父子混迹江湖捞取资本无可厚非,只是他们对人心的把握和局势的掌控能力实在有限,以至于最后落得了惨败下收场。
笔者以为,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只有玲珑剔透的心,才能在江湖这个平台上获得江湖力量,成就其“王图霸业”。各位看官以为呢?